镶嵌数据集属性

镶嵌数据集的属性分为三组:常规默认多维信息。常规属性与所有栅格数据集的属性类似,如数据源、范围、像元大小和位深度。默认属性是镶嵌数据集所特有的属性,并且包括特定于非栅格数据集的所有信息。这些属性影响着用户(或客户端)查看镶嵌影像的方式以及与其进行交互的方式。可感知多维数据的镶嵌数据集具有包含有关存储在多维镶嵌数据集中的变量及其关联维度的元数据的属性。

内容窗格中对镶嵌图层设置的任何属性仅作用于图层并不存储到镶嵌数据集,例如波段组合或镶嵌方法。因此,如果有多个镶嵌数据集用户,某个用户使用的图层设置不会影响到其他用户。这与任何数据集和图层的行为都相同。

目录窗格中右键单击镶嵌数据集然后单击属性,可访问镶嵌数据集属性对话框。在此,可以对这些属性进行修改。在对话框中,单击属性旁边的值即可对其进行编辑。您可以输入其他值或从列表中选择某个值。也可使用设置镶嵌数据集属性工具来修改属性。

多维信息选项卡上的属性将列出变量名称,并在括号中列出其关联维度。在变量标题下,您可以看到变量的属性描述单位。与变量相关联的维度将在子组中列出。您可以查看该维度的属性描述单位;维度的间隔、最小值和最大值;维度中的步骤总数以及值本身。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镶嵌数据集中的多维数据概览

如果镶嵌数据集已发布,则默认选项卡上的属性还会影响服务器或影像服务的性能。使用 ArcGIS Server 发布镶嵌数据集时,服务器管理员可修改其中某些属性(作为影像服务设置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您所设置的最大值。例如,如果您将允许的镶嵌方法限制为仅其中三种,管理员将不能添加第四种方法。或者,如果您已设置可下载项目的最大数,则管理员可减小但不能增大该值。如果更改这些属性使其超过或限制某个值(例如最大请求大小),则需完全重新发布该镶嵌数据集。如果重新启动影像服务,将不会选择该镶嵌数据集中已更改的属性。

影像属性

以下属性可指定镶嵌数据集的格式、大小和处理方法:

  • 最大请求大小 - 仅当将镶嵌数据集作为影像服务而发布和访问时,此属性才适用。大小定义为所生成的每个镶嵌影像的最大行数和列数。如果您增大这些数字,处理镶嵌影像所需的时间将增加。然而,如果要打印大型、高分辨率图,建议您增大这些数字。如果将这些数字设置得过小,可能会不显示镶嵌影像。例如,如果将该数字更改为 10,则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窗口的尺寸将仅为 10 像素或更小。
  • 允许的压缩方法 - 定义将镶嵌影像从服务器传输到客户端时所使用的压缩方法。此属性将影响基于镶嵌数据集生成的影像服务。如果通过 LAN 访问影像服务,即使数据量很大也不会引发问题。但通过速度较慢的 Internet 连接访问时,最好在传输前对影像进行压缩。压缩会减小传输影像的大小,但服务器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压缩,因而增添了额外负荷。可以通过客户端对此进行更改。
    • 无 - 不压缩影像,这可以提供最高质量的影像,但是在网络中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最大。
    • LZ77 - 一种高效的无损压缩方法,推荐用于具有相似像素值(离散数据)的影像,例如扫描的地图或分类后的影像。
    • JPEG - 一种高效的压缩方法,它通常可将影像压缩三至八倍,但在影像质量上有轻微损失。如果选择 JPEG 方法,也可通过输入 0 至 100 之间的任意值来编辑质量。值 80 提供大约 8 倍的压缩,通常能够保证影像质量。
    • LERC - 一种高效的有损压缩方法,推荐用于具有较大像素深度的数据(如浮点型、32 位、16 位或 12 位数据)。选择此方法时,需要指定代表每个像素所适用的最大错误值(并非图像的平均值)的质量值。该值以镶嵌数据集的单位指定。例如,如果误差为 10 厘米而镶嵌数据集的单位为米,则输入 0.1

      对于浮点型数据,LERC 比 LZ77 的压缩效果好 5 到 10 倍,压缩速度快 5 到 10 倍;对于整型数据,LERC 的压缩效果和压缩速度更优于 LZ77。使用整型数据并且指定的错误限制为 0.99 或更低时,LERC 相当于无损压缩。

  • 默认重采样方法 - 定义像素的默认采样方法,需要对像素进行采样以使其与用户显示(如果发布,则为客户端请求)的分辨率匹配。数据的使用或输入将影响您所选择的方法。镶嵌数据集图层(或影像服务图层)上也会设置该属性,并且用户可以在他们的图层上更改该设置,这不会改变镶嵌数据集的默认值。

    使用最邻近采样法可获得较精确的辐射度值。这种方法通常速度较快,但会导致要素的边呈锯齿状。双线性插值法可提供较平滑的影像,但会导致某些影像被滤除掉。对于连续栅格数据,建议使用双线性插值法。与双线性插值相比,三次卷积插值法生成的几何更加精确,但速度较之稍慢。众数法最适用于离散数据。

  • 每个镶嵌图的最大栅格数 - 阻止服务器镶嵌过多栅格,例如,当客户端放大到未生成任何概视图切片的未优化影像服务数据集中的概视图范围时。默认值为 20。
  • 像元大小容差系数 - 用于控制具有不同像素大小的镶嵌数据集项目在某些操作(例如镶嵌或接缝线生成)中的分组方式。系数 0.1 表示所有比最低像素大小高百分之十的 LowPS 值都被视为相同的值。此值必须大于或等于 0.0。您可以在等级表中查看结果(要进行访问,可右键单击内容列表中的镶嵌数据集,然后单击打开 > 等级表)。
  • 允许的镶嵌方法 - 定义创建影像时所采用的栅格镶嵌顺序。可选择一种或多种镶嵌方法并指定一种方法作为默认方法。用户可以在您所选的方法中进行选择。

    • 最接近中心 - 依次根据 ZOrderPixelSize 和栅格中心与视图中心的距离(与视图中心距离越小,栅格的默认次序越靠前)对栅格进行排序。
    • 最接近像底点 - 依次根据 ZOrderPixelSize 和像底点位置与视图中心的距离对栅格进行排序。这与最接近中心方法类似,但它使用了栅格的像底点,像底点可以与中心点不同,尤其是在倾斜的影像中。
    • 最接近视点 - 使用视点工具,依次根据 ZOrderPixelSize 以及用户定义的位置与栅格的像底点位置对栅格进行排序。
    • 按属性 – 依次根据 ZOrderPixelSize 以及已定义的元数据属性及其与基值的差对栅格进行排序。
    • 北-西 - 依次根据 ZOrderPixelSize 以及栅格中心与西北位置之间的最短距离对栅格进行排序。
    • 接边 - 使用每个栅格的预定义接边形状分割栅格(可以选择是否沿接边使用羽化功能),并依次根据 ZOrder 和属性表中的 SOrder 字段对影像进行排序。
    • 锁定栅格 - 允许用户根据 ObjectID 锁定单个或多个栅格数据的显示。
    • 无 - 根据镶嵌数据集属性表中的顺序 (ObjectID) 对栅格进行排序。

    注:

    ZOrder 可以影响镶嵌方法的结果,当使用最接近中心西北按属性最接近像底点最接近视点镶嵌方法时,使用 Zorder 来确定如何将栅格镶嵌在一起。通过这些镶嵌方法,栅格将始终首先按其 ZOrder 进行排序。

  • 默认排序顺序 - 控制镶嵌方法所定义的影像的预期排序。升序将按预期对影像进行排序。降序将反向排序。例如,如果镶嵌方法为“最接近中心”并选择“降序”,则离中心最远的影像将显示。
  • 默认镶嵌运算符 - 允许您对如何解析叠置的像元进行定义,如选择混合运算。
    • 第一个 - 重叠区域将包含源中所列出的第一个栅格数据集中的像元。
    • 最后一个 - 重叠区域将包含源中所列出的最后一个栅格数据集中的像元。
    • 最小值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最小像元值。
    • 最大值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最大像元值。
    • 平均值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平均像元值。
    • 混合 — 重叠区域是镶嵌影像中沿各栅格数据集边缘重叠的像元值的混合。默认情况下,各栅格的边由轮廓线或接缝线定义。
    • 总和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像元总值。
  • 混合宽度 - 定义混合镶嵌运算所使用的像素距离(按照显示比例)。

    跨越边界时此值将分成两半;因此,如果该值为 40,则将在轮廓线内部混合 20 像素,在轮廓线外部混合 20 像素。

    如果存在接缝线,可以在接缝线表中定义每个接缝线的混合宽度和类型,从而覆盖此值。

  • 视点设置 - 使用“最接近视点”镶嵌方法时,将应用以下设置:
    • 视点间距 x 和 视点间距 y - 在您单击视点对话框的箭头按钮时,定义用于计算感兴趣区域(显示视图)中心位置的偏移。这些值以镶嵌数据集空间参考系的单位计算。
  • 始终将栅格裁剪至其轮廓线 - 您可以选择是否将每个栅格的范围限制到其轮廓线。
  • 轮廓线可能含有 NoData - 您可以选择 NoData 是否是有效的像素值。如果“是”,则当镶嵌方法使用包含 NoData 的栅格时,镶嵌影像将包含 NoData 值(应用程序将不搜索包含不同像素值的重叠栅格)。如果“否”,则应用程序将尝试通过重叠栅格查找填充 NoData 的值。
  • 始终将镶嵌数据集裁剪至其边界 - 可以选择将影像范围限定为边界的几何或边界的范围。如果设置为“是”,则会将影像范围限定为边界的几何。如果设置为“否”,则会将影像范围裁剪为边界的范围。
  • 应用颜色校正 - 如果存在适合于镶嵌数据集的颜色校正方法,可选择在使用“最接近视点”镶嵌方法时加以应用。
  • 最小像素作用 - 可为最小像素作用选择容差。这定义了要将一个镶嵌数据集项目看作感兴趣区的一部分时,感兴趣区中所需要的最小像素数量。默认值为一个像素。较大的值可能减少重叠项目成为感兴趣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这会导致您的镶嵌数据集的某些区域空白。该属性仅在始终将栅格裁剪至其轮廓线设置为“是”且轮廓线可能含有 NoData 设置为“否”时有效。只有您的镶嵌数据集中有多个重叠栅格时,此属性才有帮助。

目录属性

以下选项将指定对客户端可见的元数据,并限制服务器将如何返回镶嵌数据集:

  • 栅格元数据等级 - 定义从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元数据传输量。如果要传输大量元数据,此属性将会影响传输时间,因此可选择对其进行限制。为此,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 完全 - 将传输基本栅格数据集信息及函数链的详细信息。这是默认设置。
    • 基本 - 将传输栅格数据集级别信息,比如列和行、像元大小和空间参考信息。
    • 无 - 不传输任何元数据。
  • 每个请求返回的最大记录数 - 用于在以已发布影像服务形式查看镶嵌数据集时限制服务器针对请求返回的记录数。
  • 允许的字段 - 定义将镶嵌数据集作为服务提供时属性表中对客户端可见的字段。
  • 地理坐标系变换 - 如果镶嵌数据集的空间参考系基于不同于源栅格数据空间参考系的椭球体,则可能需要指定特定的地理变换。通过此参数可访问相关对话框,从而便于您选择地理变换。有关变换方法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地理变换(环境设置)

注:

ArcGIS Pro 2.3 开始,镶嵌数据集目录中的 RasterURI BLOB 字段在写入地理数据库镶嵌数据集目录表中之前会进行压缩。压缩这些字段可以节省空间,并减少网络和磁盘的输入和输出。

如果您使用的是 ArcGIS Pro 1.3 之前的版本,则将无法读取包含压缩值的镶嵌数据集的目录记录。如果您无法读取压缩的 RasterURI 字段,则这些行的影像将不会显示,或者您会看到错误信息指针函数参数 [AMD_<md>_CAT] 无效,其中 <md> 为镶嵌数据集的名称。

这种情况下,您需要将系统环境变量 USE_COMPRESSED_OBJECTS 设置为 NnFALSEfalse0。这会禁用 RasterURI BLOB 字段在写入地理数据库镶嵌数据集目录表之前进行压缩的功能。

时间属性

时间 - 如果镶嵌数据集包含定义时间的属性字段,用户可创建自动具有时间感知性(意味着将默认定义图层中的时间属性)的镶嵌数据集。您可为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定义字段,并可定义时间格式。建议将时间值存储在日期字段中,但也支持字符串和数值字段。

下载属性

下载属性将限制可以为每个请求下载的项目的数据大小:

  • 每个请求可下载的最大项目数 - 限制客户端可从影像服务中下载的栅格数量。如果不希望客户端从您的镶嵌数据集内下载任何栅格,可将其设置为 0。另外,该值会影响系统负荷。可以根据客户端对影像服务的使用方式的不同相应调整该数值。

    注:

    无法对使用格网栅格格式存储的源文件进行下载。

  • 每个请求的最大下载量 - 这是一次可下载的总字节数(兆字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