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通过在小比例地图上描绘紧密排列的建筑物来创建面表示构建区。
输出面的边界(或边)可以由其他要素(如道路或水文)的位置指定。输入建筑物可用于识别地图上哪些要素可以被构建区面替换,以得到概化程度更高的说明。
插图
使用方法
输入建筑物根据分组距离参数聚集在一起,以定义在小比例显示下可使用单个构建区面表示的紧密排列的建筑物。以不同的分组距离对相同的输入要素运行该工具,可生成表示不同程度的建筑物分组的面,这些面可以在不同的比例显示,甚至可在单一比例下一起显示。
使用边要素将构建区面的边与同一地图中显示的其他要素(如道路或行政区)对齐。面轮廓只捕捉到那些与面的边大致在相同方向、并且在分组距离以内的要素。
使用标识符字段识别在形成构建区面时要采用的建筑物。当以中等比例范围显示构建区时,可能需要在建筑物图层上使用定义查询,以便只绘制那些不由构建区表示的建筑物。
要创建一组更加简化的构建区面,以便在更小的比例下使用,可以再次运行该工具,并使用输出构建区面作为输入图层。使用更大的最小细节层次大小值来降低面的复杂性,并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边要素值(对应于将在比例较小的地图上绘制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将最小建筑物计数值设置为 1 可确保考虑所有面。
输出要素类包含一个名为 bldg_count 的字段,指示每个构建区面替换的建筑物数量。在图层定义查询中使用该字段,将显示的构建区面限制在那些表示最少数量建筑物的面。
当点建筑物用作输入时,按比例绘制时生成的构建区面的边可能与符号化的点建筑物交叉。如果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标识符字段中的属性,以识别落入构建区面的边附近的建筑物,并将它们过滤掉而不显示。
语法
arcpy.cartography.DelineateBuiltUpAreas(in_buildings, {identifier_field}, {edge_features}, grouping_distance, minimum_detail_size, out_feature_class, {minimum_building_count})
参数 | 说明 | 数据类型 |
in_buildings [in_buildings,...] | 包含其密度和排列用于定义合适的输出构建面的建筑物的图层。可同时评估多个建筑物图层。建筑物要素可以是点或面。 | Feature Layer |
identifier_field (可选) | 输入要素类中的字段,保存指示输入要素是否为生成的构建区的一部分的状态码。该字段必须是短整型或长整型,并且在所有输入图层中通用(如果使用多个输入图层)。
| String |
edge_features [edge_features,...] (可选) | 可用来定义构建区面的边的图层。通常为道路,其他一些常见示例有:河流、海岸线或行政区。如果构建区面与面的边的趋势大致对齐且在分组距离之内,则构建区面会捕捉到边要素。边要素可以是线或面。 | Feature Layer |
grouping_distance | 小于分组距离的建筑物将全部被视为可使用输出构建区面表示的候选项。该距离从面建筑物的边和点建筑物的中心开始测量。 | Linear Unit |
minimum_detail_size | 定义输出构建区面的相对细节层次。这可以大致理解为构建区面中的孔或洞允许的最小直径。面中孔和洞的实际大小和形状还由输入建筑物的排列、分组距离和边要素的存在来确定(如果使用它们)。 | Linear Unit |
out_feature_class | 包含表示紧密排列的输入建筑物的构建区面的输出要素类。 | Feature Class |
minimum_building_count (可选) | 为了用一个输出构建区面进行表示而必须同时考虑的最少建筑物数量。默认值为 4。最小建筑物计数必须大于或等于 0。 | Long |
代码示例
以下 Python 窗口脚本演示了如何在即时模式下使用 DelineateBuiltUpAreas 工具。
import arcpy from arcpy import env env.workspace = "C:/data"
env.referenceScale = "50000"
arcpy.DelineateBuiltUpAreas_cartography("bldg_pnt;bldg_poly", "inBUA", "RoadNetwork", "100 Meters", "125 Meters", "BUApolypoint", 6)
许可信息
- Basic: 否
- Standard: 否
- Advanced: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