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网络逻辑示意图可用于创建一组网络元素的地理示意图或纯示意图视图。 生成的逻辑示意图内容取决于配置所选模板的方式。 从同一组网络元素开始,可以生成不同的逻辑示意图,例如,对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简化的逻辑示意图、显示某些特定容器详细信息同时折叠了其他容器的逻辑示意图等。
要生成网络逻辑示意图,可使用功能区中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选项卡上逻辑示意图组中的新建 命令,或通过执行创建逻辑示意图地理处理工具。
下面的工作流将说明如何根据功能区中的命令生成网络逻辑示意图。
要求和先决条件
生成逻辑示意图的要求和先决条件如下:
- 必须启用网络拓扑。
- 由于此操作是事务性操作,因此必须先保存编辑,然后再运行。
- 在活动地图的图层中选择了网络要素,或者在活动地图中引用的对象表中选择了网络对象。
- 在活动地图中选择的网络要素上不存在脏区。
- 与活动地图中引用的对象表中所选网络对象相关的容器要素上不存在脏区。
- 此操作可以从文件地理数据库或移动地理数据库中的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公共设施网络服务或追踪网络服务或者企业级地理数据库中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的数据库连接内执行。
注:
在使用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服务时,要生成过去特定时刻的网络逻辑示意图,请参阅使用历史时刻。
生成逻辑示意图
要生成网络逻辑示意图,请完成以下步骤:
- 启动 ArcGIS Pro 并打开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工程。
- 打开任何已引用网络图层和网络对象表的地图,或者创建一个地图并将网络添加到其中。
- 查看当前设置的常规网络逻辑示意图选项,并根据要创建的逻辑示意图的用途,考虑选中打开包含所有逻辑示意图模板子图层的逻辑示意图选项。
- 选择任何您感兴趣的网络要素或网络对象。 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取所选元素:
- 确保当前在地图以及在该地图中引用的对象表中选择的网络元素仅为您希望用作生成逻辑示意图的输入的网络元素。
- 确保选择内容窗格中的网络图层。 单击功能区中的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选项卡。 根据您希望新逻辑示意图基于的逻辑示意图模板,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 要基于默认模板或者用于生成上一个逻辑示意图的模板来创建网络逻辑示意图,请单击逻辑示意图组中的新建 。
- 要创建基于特定模板的网络逻辑示意图,请单击逻辑示意图组中的新建箭头,然后在显示的模板列表中单击所需模板项目:模板列表基于相应模板,该模板与内容窗格中当前所选网络图层相关。 除非您使用的是公共设施网络,并且将其指定为公共设施网络层的子网逻辑示意图模板,或者除非已将其删除,否则提供的三个模板开箱即用:Basic、CollapseContainers 和 ExpandContainers 模板。
注:
- 如果您尚未指定模板,并且单击新建 按钮以生成您的第一个逻辑示意图,则将默认使用 Basic 模板。 除非另行指定,否则将使用 Basic 模板来构建新的逻辑示意图。 还可以通过单击新建箭头并从列表中选择一个模板来选择其他模板。
- 在使用公共设施网络服务时,如果将逻辑示意图模板用作公共设施网络层的子网逻辑示意图模板,则无法在新建下拉列表找到该模板。 当使用文件或移动地理数据库或者企业级地理数据库的数据库连接时,可以从此下拉列表中找到该模板。
单击新建或选择一个模板后,将开始生成逻辑示意图。 根据所选模板,过程将链接为该模板配置的所有现有逻辑示意图规则和自动布局。 生成的网络逻辑示意图将在逻辑示意图地图视图中打开,并且网络逻辑示意图主页选项卡将变为可用。
如果在模板上未指定自动布局,则将根据以下规则显示逻辑示意图要素:
- 表示网络点要素的任何逻辑示意图点交汇点都将显示在点要素地理位置处。
- 表示网络面要素的任何逻辑示意图点交汇点都将放置在要素边界包络的中心处。
- 表示网络交汇点对象的任何逻辑示意图点交汇点最好放置在表示具有某些或所有其他内容的其空间容器的逻辑示意图面容器内部。
- 表示容器点要素的任何逻辑示意图面容器都将在其内容周围显示为矩形,其中心放置在点要素地理位置处。
- 表示容器面要素的任何逻辑示意图面容器都将在其内容周围显示为矩形,其中心放置在要素边界包络的中心处。
- 表示容器交汇点对象的任何逻辑示意图面容器都将在其内容周围显示为矩形,并且最好放置在其自己的逻辑示意图面容器内。
- 表示网络边对象的任何逻辑示意图边都将显示为其自逻辑示意图交汇点和至逻辑示意图交汇点的直线。
- 将逻辑示意图模板配置为将初始折点保留在边上时,表示网络线要素的任何逻辑示意图边都将显示线要素几何,否则将显示为其自逻辑示意图交汇点和至逻辑示意图交汇点的直线。
接下来,使用文件或移动地理数据库中的公共设施网络或追踪网络或公共设施网络服务时,您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追加到逻辑示意图”函数或者启用动态逻辑示意图运行模式来优化逻辑示意图内容、针对全部或部分逻辑示意图应用布局,以及存储逻辑示意图(如果要将其保留在数据库中)。